发布时间:2025-09-29
阅读:
近日,化学化工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李新慧(我校与山东理工大学联合培养)作为第一作者,德州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在SCI期刊《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ESI化学学科期刊,中科院一区,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发表题为“(C14H14N2)MCl4 (M = Zn, Cd): two hybrid metal halides exhibiting strong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responses, large birefringence, and broadband photoluminescence”的学术成果。
非线性光学晶体利用二阶非线性效应产生的倍频、混频、参量振荡及光参量放大等变频技术,可拓宽激光的波长范围,已应用于核聚变、医疗、水下摄影、光通信、光测距等方面,是激光技术的关键材料。有机-无机杂化卤化物材料能够将有机组分的结构柔性和功能多样性与无机组分的热稳定性结合,展现出丰富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和可调的结构设计空间。本研究通过将平面π-共轭的(C14H14N2)2+阳离子基团和[ZnCl4]2-/[CdCl4]2-阴离子四面体基因有机结合,成功创制了两种具有非中心对称结构的杂化金属卤化物单晶 (C14H14N2)ZnCl4和(C14H14N2)CdCl4。这两种晶体都表现出优异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包括显著的相位匹配二次谐波发生效率(1.63×KDP和1.36×KDP)、宽的带隙(3.20和3.13 eV)和强的各向异性双折射(0.325和0.341@1064 nm)。理论研究和晶体结构分析表明,(C14H14N2)ZnCl4和(C14H14N2)CdCl4的二次谐波响应和大的双折射主要源于π共轭(C14H14N2)2+有机阳离子和畸变的[ZnCl4]2-/[CdCl4]2-四面体的协同作用。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9/D5QI01234A
我校贾贞教授和王新芳教授、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夏明军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我校祁曼博士、王文强博士、山东理工大学庄淑娟教授,北京大学陈明星教授、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公丕富副研究员共同参与完成该研究。本研究得到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硅单晶半导体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德州学院学科建设平台等经费资助。
(作者:化学化工学院 马恩广 科技处 张少宏 供稿审核人:王新芳 唐延柯)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德州学院“教师师德失范行为”举报投诉电话 邮箱
关于公开征集德州学院“十五五”发展规划意见建议的公告
德州学院科研诚信建设和学术不端行为举报投诉电话 邮箱
文学院翟兴娥教授参与录制德州交通音乐频道《科普之声》
学校一项研究成果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科技创新奖
德州学院面向山东省 2022 年本科报考志愿填报建议
德州学院召开干部会议宣布省委关于学校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
德州学院-马来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融双高”建设·书记谈】聚焦“一融双高”建设,推进党建“双创”工作
你好,新德院人——德州学院喜迎2024级新生
推荐阅读
学风引领迎新风 专业点亮迎新点——德州学院2024迎新记
你好,新德院人——德州学院喜迎2024级新生
李永舫一行来校考察
青春挥洒乡村校园!学校945名大学生赴基层支教
我校学生入选山东省师范生“我的教师梦”主题演讲活动优秀人员
我校获批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校党委书记吴君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各单位各部门传达学习学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部署会议”精神
我校两项作品入选第七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
逐梦新学期 奋进新征程——学校新学期第一次主题班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