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8
阅读:
当千年运河的波光遇见异域文明的色彩,当东方古窑的烟火邂逅国际青年的热情,一场文化与艺术的盛宴在德州大地精彩上演。4月26日,“运河春归 文明共生”德州窑红绿彩国际研学院揭牌盛典在德工文创园隆重举行。我校来自巴基斯坦、摩洛哥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十余名留学生化身文化使者,在泥土与色彩的碰撞中谱写文明对话新篇章,开启了一场跨越国界与时空的文化之旅。
古今交融:非遗工坊里的文明对话
在红绿彩主展区,留学生们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开启沉浸式创作。从揉泥到塑形,他们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将脑海中的奇思妙想化作瓶、碗、罐的独特轮廓,东方古韵与异域风情在陶泥上悄然相遇。来自越南的留学生PHAM THI THANH BINH专注而细致地揉捏陶泥,将湄公河畔的藤蔓纹样巧妙融入梅瓶造型,让传统技艺与异国文化在指尖交融;斯里兰卡留学生MUDANNAYAKAGE DINITHI KAUSHALYA则巧妙运用几何美学,在素坯上勾勒出异域风格的釉下彩纹样,展现出独特的艺术创造力。“这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审美共识的建立”,研学院院长在观摩创作时指出,留学生们带来的多元文化基因,正为古老技艺注入国际化表达的新可能。
多维体验:解码非遗文化基因库
活动特设三大文化体验空间。在剪纸工坊,留学生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在红纸上裁剪出一张张形态各异的剪纸作品。他们惊叹于剪纸艺术的精妙,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植物拓染工作坊,他们见证蓼蓝与苏木的化学邂逅,聆听匠人讲述“取草木之色,染岁月之美”的蓝染故事,亲手将白布浸染成美丽的蓝色图案,体验传统染色技艺的神奇。在手缝针区域,他们穿针引线,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布艺小物件,体会到了一针一线里中国人对艺术生活的追求。这些多维度的文化体验,不仅让留学生们深入了解了中国非遗文化的丰富内涵,更激发了他们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热情。
机制创新:构建文化育人新范式
国际教育学院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创新“三维一体”文化育人体系。以非遗工坊为实践载体(技),让留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传统技艺;以学术研讨为理论支撑(理),通过深入交流与研讨,提升他们的文化理解能力;以文创开发为转化路径(用),鼓励他们将所学所感转化为具有创新性的文创产品,实现文化的活态传承。
窑火跃动处,文明对话的星火正沿着运河古道绵延。这些承载着东方匠心的艺术作品,即将作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特别信使,跨越山海,向世界讲述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传承。
(作者:国际教育学院 赵春超 供稿审核人:胡延峰)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德州学院“教师师德失范行为”举报投诉电话 邮箱
我校获评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优秀等次
省委第十巡视组巡视德州学院党委工作动员会召开
【德州12县市区进德院】人才服务周系列活动
文学院翟兴娥教授参与录制德州交通音乐频道《科普之声》
学校一项研究成果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科技创新奖
德州学院面向山东省 2022 年本科报考志愿填报建议
德州学院召开干部会议宣布省委关于学校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
德州学院-马来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融双高”建设·书记谈】聚焦“一融双高”建设,推进党建“双创”工作
推荐阅读
学风引领迎新风 专业点亮迎新点——德州学院2024迎新记
你好,新德院人——德州学院喜迎2024级新生
李永舫一行来校考察
青春挥洒乡村校园!学校945名大学生赴基层支教
我校学生入选山东省师范生“我的教师梦”主题演讲活动优秀人员
我校获批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校党委书记吴君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各单位各部门传达学习学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部署会议”精神
我校两项作品入选第七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
逐梦新学期 奋进新征程——学校新学期第一次主题班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