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岐黄育心新方:药学院“三全育人”绘就心理健康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22

阅读:

在山东省德州学院西校区8号教学楼605室,一间80平方米的辅导站内,药香与墨香交织。学生执笔绘制蒲公英草药图,指尖翻飞缝制安神香囊,或与辅导员促膝长谈职业困惑——这是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场景。近年来,药学院以“专业赋能+心理调适+文化传承”三位一体模式,打造出“药香润心”特色品牌,为高校心理育人提供了新范式。

药香润心:专业智慧激活情绪疗愈新路径

学院深挖中医药文化中的心理调节智慧,将传统药性理论与现代心理学融合创新:

“四气五味”化心结:在“药途心旅”讲堂中,教师以中药“寒热平衡”隐喻情绪管理张弛之道,用“升降浮沉”阐释心理状态动态调节,引导学生从传统智慧中汲取情绪稳定力。

手作疗愈承古韵:“倾注情绪,封存心灵色彩”活动中,学生通过正念冥想回忆心动瞬间,用色彩填充情绪瓶,将抽象情感具象化;“墨染本草绘万象”则让参与者在描摹中草药时体悟“天人合一”的宁静,年累计开展手工疗愈活动20余场,参与者超800人次。

药学院组织开展“墨染本草绘万象”活动

朋辈互助强韧性:建立“宿舍-班级-学院”三级预警机制,200名心理委员及宿舍守护员经专业培训,年均上报心理动态50余条,成功干预潜在危机案例10起,实现校园重大心理安全“零事故”。

药途启智:职业导航破解成长迷障

针对药学生特有的科研压力与职业焦虑,学院构建“生涯发展-心理成长”双轨支持体系:

校友引航明方向:优秀校友分享会以“迷茫-探索-坚守”的真实叙事,破解学生职业焦虑。校友结合自身经历提出“早定方向、动态调整”规划法,用“热爱、坚持、责任”的药学精神内核,助力学生建立成长型职业观。

实验室里的心理课:开设“科研压力管理”主题沙龙,将实验室安全培训与正念减压结合。针对长期实验学生推出“导师-辅导员-心理站”联动支持,定期举办减压茶话会,年均覆盖300余人次。

药学院组织开展“青春寄语 畅想未来”教授茶座活动

职场心理训练营:毕业生专属“职场适应训练营”模拟求职压力面试,85%参与者反馈心理辅导显著提升职业适应力。辅导站年均开放咨询超100人次,团体辅导满意度达98%。

药脉铸魂:文化实践涵养家国情怀

学院推动中医药文化从课堂走向社会,在服务实践中强化使命担当:

社区里的文化课堂: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中医药科普进社区”活动,带领居民辨识薄荷、白芷等药材,手制茉莉安神香囊。将枸杞补肝肾、菊花清肝目等知识转化为生活健康指南,年均服务超500人次。

墨香里的传承密码:“百草入画”活动中,学生用中草药拼贴创作,参悟“本草为媒,笔墨为介”的文化内涵。一名参与者感叹:“画蒲公英时屡屡失败,最终明白中医药传承如作画,需恒心守正。”

跨校联动的青春力量:慧心巧艺坊社团联动中小学开展“非遗手作进校园”,开发“二十四节气手工课程”。其200名成员全年举办文创市集、公益课堂等活动20场,将薰衣草香包等作品义卖捐助留守儿童,获评校级优秀文化社团。

青春手作的温情名片:慧心巧艺坊社团立足校园文化阵地,以手工艺创作为载体,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美育融合的新路径。社团200名成员全年开展“纽扣幻彩”“不织布创意”等特色手工活动20场,通过“手作疗愈”帮助同学们缓解学业压力。

药学院深入社区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教小朋友们制作香囊、手工艾锤等

育人成效:药香滋养的青春答卷

学院心理辅导站年均服务超千人次,测评参与率100%。近85%毕业生反馈心理支持对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学生自发撰写活动感悟:“当专业知识与社区群众求知目光相遇,千年岐黄之术正绽放青春光彩。”

未来,学院将拓展“药植冥想”“药理沙盘”等创新形式,并向中小学辐射“药香润心”课程体系。正如药学院党委副书记所言:“我们以药为引,以心为田,让传统智慧成为青年心理健康的根基,为健康中国培育兼具文化自信与专业担当的新时代人才。”

(作者: 药学院 李晓莉 董玲 供稿审核人:冯立顺)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2021-2022 山东德州学院 鲁ICP备15026974号-1 POWERED BY Rosi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