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大众网】致敬劳动者!聆听德州学院“三全”育人的时代交响

发布时间:2025-05-01

阅读:

春日的德州学院,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奋斗的汗水,每一盏灯火都映照着劳动者的身影。在“五一”国际劳动节,让我们走进基层教育一线,聆听“三全”育人的时代交响。

启智润心——成人路上的领航者

思想的灯塔照亮前行之路。“中国式现代化如何与青少年发展同频?”山东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王辉园老师抛出的问题,引发学生热烈讨论。从嘉兴红船到量子卫星,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她以党史故事和现实案例为舟,载学生徜徉于理论与实践的浩渺长河。课后,她的办公室变成“思想会客厅”,师生促膝而坐,每一次畅聊都是思想的交汇,心灵的启迪。她说:“思政课是点燃火把,而非大水漫灌。”

工作的温度积淀育人的厚度。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国家样板党支部书记、辅导员陈相霞正以22载光阴诠释着新时代思政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她是学生心中的后盾和眼中的光,“有困难,找陈妈”已然成为她的育人“标签”。支部建在青年发展的青春赛道上,从新生入学的“茫然季”到毕业求职的“抉择期”,她秉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理念,把思想引领融入春风化雨的谈心谈话,将心理疏导化作润物无声的梦想领航,用心用情谱写学生党建与思政工作的创新答卷。

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育人合力,正是“三全育人”环境下,两支队伍双向奔赴的华丽绽放,是落实立德树人铸魂工程,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生动实践。

师者匠心——成才路上的引航者

称重、研磨、混合、涂布……新能源二次电池团队创新实践负责人赵长锋博士躬耕于实验室,带领学生反复调试电池性能。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课题攻关到科技创新,他的日程表被科学研究与服务地方填满。入职四年,他主持多项省市级项目,带领学生参加科创比赛10项以上,获发明专利8项,其中落地产业化1项。他说:“新能源学科前沿领域大有可为,当看到以科技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及创造出的社会价值,所有的付出都化作了心头的甘甜。”在他身上,映照的正是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匠心坚守。

教育的成就感既藏在严谨的科研与教学中,也体现在师生互促共进的发展中。生命科学学院的李妍老师在上课之余,化身师范生技能大赛的“全能教练”。实验中心、微格教室的灯光,常常伴她和学生们备赛至深夜,学生们说:“有李老师带着,心里就踏实。”近年来,学校学科竞赛捷报频传,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累计13400余人次,师生协同发力,以赛促学成效显著。

“手臂抬高五度,腰部发力!”体育学院马晓娟老师躬身示范标枪动作。从理论到实践,她将“精准”刻入学生肌肉记忆,更让拼搏精神扎根心底。这位“毕业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用扎实的专业功底诠释“以‘体’育人筑梦心”。

服务暖心——成长路上的护航者

教育的画卷上,不仅有老师们的辛勤耕耘,更渗透着管理服务育人的点点滴滴。

早晨七点,后勤管理处饮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已穿梭于食堂后厨。从食材溯源、仓储管理、加工流程、餐具消毒,到留样制度等环节,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确保让学生吃得安心,让学校和家长放心。

3号公寓楼楼长王健的巡楼记录本写满琐碎与责任。检查消防设施、解答学生咨询、提醒学生按时归寝……她说:“楼长的幸福,就是孩子们一句‘阿姨,我回来了’。”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锚定人才培养目标,扎实做好服务育人工作,多措并举加强“两室三中心”建设,构建大思政、大学工、大安全格局,协同联动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让学生更有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青春同心——成事路上的伴航者

在这充满活力的校园里,青年学子同样用奋斗谱写着劳动之歌。7号楼420宿舍六人互助式“内卷”全员上岸,他们坦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难成,我们立下盟约,彼此鞭策,相互监督。”“我们分享学习资料,交流答题技巧,很开心实现了青春之约”,27号楼1405宿舍杨洁琼说。成功并非偶然,今春校园涌现的11个考研宿舍,生动诠释了团队协作、资源共享、精神激励、情感共鸣的朋辈力量。

教师教育学院学生赵毅的“老赵一刻”摄影工作室订单爆满。从自主创业到服务师生,他和团队用镜头记录校园青春故事,更以创业实践注解“劳动创造价值”。

“微光”汇聚让“青年担当”在社会实践中闪光。图书馆志愿者细心整理书册、营造良好阅读氛围;交通协管志愿者,文明劝导维护交通秩序。周末,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到“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的行列中,推进“智慧助老”跨越“数字鸿沟”,开展公益讲堂、普法宣讲、家电维修……近日,外国语学院20名学生志愿服务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出色完成文本编译、传译等工作任务。“翻译文旅项目需理解文化背景与产业逻辑,这是一次宝贵的专业+实践的成长体验。”志愿者张芳凤深有感触地说。

在这片潜心育人的热土上,展现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担当、科研报国的赤子情怀、烟火氤氲的别样气息、暖心守护的无私奉献……德院人以平凡铸就非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奏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动人乐章。

(作者:马晓敏 左海静 学生记者 李玉希 渠丹阳 供稿审核人:冯琨)

【大众网】致敬劳动者!聆听德州学院“三全”育人的时代交响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2021-2022 山东德州学院 鲁ICP备15026974号-1 POWERED BY Rosi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