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5
阅读: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了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
我校师生热切关注全会盛况,通过各种途径第一时间学习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认为,这一万众期待、举世瞩目的历史性盛会,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回顾“十四五”,展望“十五五”,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将全会精神落到实处,走在前,挑大梁,深入推进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应用型大学建设,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贡献“德院”力量。
校党委书记吴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开启“十五五”新征程的关键会议,是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高瞻远瞩、思想深邃,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四五”期间,德州学院党委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召开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确立了“1493”发展战略,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实现历史性跃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显著增强,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德州学院将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坚决扛牢政治责任,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优化学科布局,深化科产教融合,以科技创新赋能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科学谋划、扎实推进“十五五”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踔厉奋发、实干争先,加快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应用型大学,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强省建设中展现高校新担当、新作为。
党委副书记、校长赵长林: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通过的《建议》,以宏阔战略视野、强大战略定力、高超战略运筹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全会强调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作为扎根德州和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区域的唯一山东省属本科高校,将坚定不移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山东省“十大创新”“十强产业”需求,积极推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持续提升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供给能力,深化校企协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德州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强化国际化办学品牌特色,通过国际教育科技人才合作,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不断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竞争力,为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国际创新要素支撑。学校将以“钉钉子精神”贯彻全会部署,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担当,为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山东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德院”智慧和力量。
发展规划处处长王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万众期待、举世瞩目的历史性盛会,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的历史主动,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发展规划处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六个坚持”要求,以教育强国强省建设为引领,聚焦大学设置条件和申博条件,全面总结学校发展基础条件和机遇挑战,精准把握学校发展定位、目标和思路,系统谋划学校“十五五”期间发展指标、推进举措和重大项目,高质量编制学校“十五五”教育事业总体规划建议,推动应用型高校特色更加鲜明、学科专业布局更加优化、综合治理效能更加提升。
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处长张士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人事处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以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为目标,强力扩大人才蓄水池,构建近悦远来、包容大气的人才集聚机制,精准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深入实施“天衢英才”工程项目,构建层次清晰、梯次分明的人才成长系统,形成由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后备人才构成的人才梯队。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构建和完善考核评价与资源配置、荣誉奖励与培养培训双轮驱动教师评价模式,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教师发展培训体系,着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着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充满生机的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推动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教务处处长李洪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明确了“十五五”发展目标,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作为高校教学管理部门,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紧密对接德州及区域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优化专业布局,增强人才供给适应性;推动校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改革教学模式,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将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服务能力与水平,以实际行动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国强省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科学技术处处长唐延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国家未来五年的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也为新时代高校科技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磅礴动力。全会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战略部署高屋建瓴,深刻把握了时代发展脉搏,精准锚定了高校科技工作的核心使命与时代责任。“十五五”时期,科学技术处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聚焦区域重点产业链,持续推进有组织科研。争创高层次科研平台,培育建设科技创新团队,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强化重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搭建科研与产业之间的“高速通道”,加速科研成果落地,推动学校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社会科学处处长孙乃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的文化建设,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植根中华文明,并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旨在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会强调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借助数字技术赋能,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从而汇聚建设合力,确保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如期实现。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当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在服务国家、造福人民、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成就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价值与辉煌。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于家峰: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划之年。“十四五”期间,学校紧抓发展机遇,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实现办学层次提升。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顺利召开,对学校“十五五”学科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站在新起点,我们将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优化学科布局,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持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同时,以研究生培养为抓手,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深化思政协同育人改革,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层次人才,为教育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化学化工学院院长王新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为“十五五”时期发展擘画宏伟蓝图,特别是“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绿色转型”等部署,为化学化工高等教育指明前进方向。我们倍感振奋,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锚定“四个面向”,深耕实践育人沃土。着力建设绿色化学化工创新高地,依托省重点实验室聚焦半导体、化工新材料、减污降碳新技术等开展科技攻关,服务国家区域战略。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把智能化工、绿色化学、清洁生产等前沿技术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扩大“工程实践+职业资格考评”培养模式覆盖范围。全院上下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贡献化学化工力量。
纺织服装学院党委书记丁爱玲: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产业协同赋能发展的新工业革命时代背景下,纺织服装学院党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立足纺织领域高素质人才培养与科技自主创新。通过深入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建行动,切实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和产业竞争新优势。聚焦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在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增强主动融入行业发展、主动对接产业需求、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怀揣“经纬天下、衣被苍生”远大理想,肩负“纺织报国、纺织强国”时代使命,德才兼备、堪当重任的新时代纺织类高素质人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许宏教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锚定未来五年发展航向、擘画战略蓝图。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全会传递的“中国之治”底气与战略清醒,令身为思政课教师的我备受鼓舞、使命如磐——这正是思政育人的“铸魂教材”。我将深学细悟全会精神,把制度优势、治理效能等核心内容融入课堂,既讲清“中国之治”的实践逻辑,更引导学生感悟“人民至上”的价值内核,厚植“四个自信”。立足三尺讲台,以全会精神淬炼教学本领,用鲜活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以思想伟力引领学生成长,努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民族复兴注入青春力量。
能源与机械学院张维友教授:这次全会肩负着为国家发展谋篇布局、指引方向的重任,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更是国家高瞻远瞩的战略蓝图。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认真研读全会公报,汲取会议营养。全会精神如熠熠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在今后的教学与科研中,我将继续不忘初心,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深耕教学、笃行科研,为培育卓越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倾尽全力;携手高端石油装备团队全体老师紧扣国家能源战略需求,针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在前期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发新的技术、装备,切实提高石油开采效率,产出更多的高水平成果,增强学校的科研实力,助力石油产业迈向新的高端,向着民族复兴的璀璨星河破浪前行。
生物物理研究院胡林双教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倍感人心,鼓舞士气。全会为农业科技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深刻认识到,种业振兴与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作为一名农业科研工作者,将把全会精神落实到科研实践,秉持“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的科研理念,攻坚“卡脖子”难题, 加速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抗病新品种选育,牢牢掌握马铃薯核心种源;聚力技术突破,深入解析致病机理,研发绿色防控与智能化栽培技术,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为端牢“中国饭碗”、服务乡村振兴贡献科技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农业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2025级硕士研究生孙俊逸:《“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甚至若干个中国高技术产业。作为一名大数据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全会精神进一步激发了我的科研热情与决心,大数据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更是赋能科技强国战略的核心引擎,这使我对自身科研方向与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我将聚焦数据要素价值深度挖掘、智能算法创新突破等关键领域,勇担科技报国使命,在数据强国建设的征程中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教师教育学院2022级学前教育(公费)本科生周雪茹:全会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事业必须围绕学生需求,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和即将毕业的师范生,我将持续深耕专业,紧跟教育前沿,主动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需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教育振兴的号召,毅然投身基层教育事业,探索教学方法,矢志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宣传部)
下一条:
校长赵长林到体育学院调研指导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德州学院“教师师德失范行为”举报投诉电话 邮箱
关于公开征集德州学院“十五五”发展规划意见建议的公告
德州学院科研诚信建设和学术不端行为举报投诉电话 邮箱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文学院翟兴娥教授参与录制德州交通音乐频道《科普之声》
学校一项研究成果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科技创新奖
德州学院面向山东省 2022 年本科报考志愿填报建议
德州学院召开干部会议宣布省委关于学校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
德州学院-马来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融双高”建设·书记谈】聚焦“一融双高”建设,推进党建“双创”工作
推荐阅读
学风引领迎新风 专业点亮迎新点——德州学院2024迎新记
你好,新德院人——德州学院喜迎2024级新生
李永舫一行来校考察
青春挥洒乡村校园!学校945名大学生赴基层支教
我校学生入选山东省师范生“我的教师梦”主题演讲活动优秀人员
我校获批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校党委书记吴君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各单位各部门传达学习学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部署会议”精神
我校两项作品入选第七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
逐梦新学期 奋进新征程——学校新学期第一次主题班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