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在德院】《共产党员网》刊载我校2020届校友作品《薪火相承104载 青春作答阡陌间》

发布时间:2025-07-01

阅读:

编者按:

6月30日,《共产党员网》刊载我校2020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校友、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选调生姜振伟的文章《写在七一:薪火相承104载 青春作答阡陌间》。该文从"筑牢信仰之基,根植沃土承薪火,赋予青春成长坚实力量""实践一线淬炼,锻造担当之能,在急难险重中绽放青春光芒""矢志接续奋斗,永葆赤子之心,以实干奉献续写时代华章"三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青年党员的使命担当,展现了理论武装的重要性、基层历练的青春价值及接续奋斗的坚强决心。全文生动诠释了选调生群体"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年轻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的政治本色和为民情怀。原文如下:

七一将至,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4周年。回望波澜壮阔的党史长河,从南湖星火到走向复兴,一代代共产党人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在中华大地上镌刻下不朽的丰碑。展望新时代,青年党员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党旗指引下,于阡陌纵横间续写赤诚的篇章。

筑牢信仰之基,根植沃土承薪火,赋予青春成长坚实力量。“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回望104载峥嵘岁月,从南湖红船启航到井冈山星火燎原,从延安窑洞的灯火到西柏坡“进京赶考”的誓言,我们党始终深深植根于人民的沃土。正是依靠“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路线,汲取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才得以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发展壮大,在改革与建设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这是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源泉密码。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选调生,踏上基层的第一步,就要重走这条“俯身向下”的群众路线。犹记初入村落时的无措,是村支书那句“村党支部就是你的靠山”和带领我们“用脚丈量民情,用心倾听民意”的实践,为我们扣好“第一粒扣子”。每一次成功化解矛盾后群众舒展的眉头,每一次田间地头交流后收获的信任,都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代基层最鲜活的实践与传承。我们要如种子般播撒在沃野,汲取“人民养分”,褪去“书卷气”,扎下“为民根”,更好地服务人民。

实践一线淬炼,锻造担当之能,在急难险重中绽放青春光芒。“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党的历史,是一部在逆境中奋起、于磨难中淬炼的壮丽史诗。长征路上,雪山草地的严酷考验;抗战时期,敌后根据地的艰苦卓绝;建设年代,白手起家的自力更生;改革途中,破除藩篱的勇毅闯关……无数风雨如磐的岁月,锤炼了共产党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铮铮铁骨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正是这份在风雨中淬炼出的担当精神,支撑着党带领人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这份穿越百年的担当基因,同样在基层的“练兵场”上激荡着我们年轻选调生的心魄。麦收时节,深入田间地头宣传秸秆禁燃,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暴雨来临,步入困难家庭了解房屋情况,查看孤寡老人生活状况;暑假期间,前往水域岸边宣传巡查,防止未成年人溺水……是“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党员意识时刻出现在我的脑海,引领着我冲锋在前。这正是对我们意志与担当最生动的“基层淬火”,让我们从“温室幼苗”加速成长为关键时刻顶得住的“一线脊梁”。

矢志接续奋斗,永葆赤子之心,以实干奉献续写时代华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04载风雨兼程,党领导人民绘就了改天换地的壮丽画卷,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从“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愿望到“人工智能”应用于生活,这棵根植于中华大地的“参天大树”愈发枝繁叶茂、生机勃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这棵“乔木”正以其苍劲的枝干,为新时代青年撑起一片奋斗的蓝天,也赋予我们接续奋斗、再谱新篇的历史重任。新时代青年党员要以“实干”为犁,深耕这片基层的原野。当看到新栽的珍珠油杏吐露嫩芽,当听到村民因特色产业增收的笑语,当昔日的“软弱涣散村”焕发生机,这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是对党的百年奋斗精神的赓续,都是为这棵参天大树增添一抹新绿。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要牢记组织的殷殷嘱托,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基层沃土上奋力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让104载薪火相传的赤诚之光,在我们手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共产党员网】写在七一:薪火相承104载 青春作答阡陌间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2021-2022 山东德州学院 鲁ICP备15026974号-1 POWERED BY Rosi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