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校园文化 · 德苑时光 · 正文

清明絮语

发布时间:2025-04-05

阅读: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当第一缕春风轻柔地掀开冬日的帷幕,柳芽便怯生生地探出鹅黄的小脑袋,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已然织就金色锦缎。清明,这位裹挟着诗意与思念的季节使者,就这样踏着节气的鼓点悄然而至。

追本溯源,清明是自然时序与人文记忆交织的双重诗篇。春秋年间,介子推“割股奉君”后隐遁绵山,晋文公焚山求贤,却见忠魂抱木而逝。自此便有了清明前寒食禁火的习俗,最终演变成流传至今的清明节。

记忆深处,每到清明时节,爷爷总会用他那双布满岁月痕迹却依旧灵巧的手,为我精心扎制一架秋千。“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爷爷扎秋千时,神情专注,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我的疼爱。他用柔韧的柳枝做框架,再系上两根粗壮的麻绳,一架饱含心意的秋千就大功告成。在老槐树下,我迫不及待地双手紧紧抓住绳索,坐上秋千。爷爷在身后轻轻一推,秋千便缓缓荡起,微风拂过脸颊,带来老槐树淡淡的清香。我的笑声随着秋千的起伏,在时光的长河里久久回荡。

岁月流转间,清明节也有了新的内涵。在阳光明媚的春日,我会牵着妹妹的手,在父母的陪伴下,奔向那片充满生机的青青草地。妹妹像一只欢快的小鹿,在草地上嬉笑奔跑,五彩斑斓的蝴蝶围绕着她翩翩起舞,整个春天都在她飞扬的裙角上跳舞。“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我们在不经意间将童真的欢快写进了传统文化的注脚。“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我手持线圈,将承载着少年梦想的风筝放飞到蓝天上,它宛如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越飞越高。当风筝挣脱引线没入云端,或许是岁月在暗示我们:有些离别,终将如清明细雨般悄然而至。

高中时代,清明假期成了我探索自然、挑战自我的契机,我和要好的同学相约前往五岳之首的泰山踏青。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攀登,身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宛如一把把撑开的绿色大伞,为登山者遮挡炽热的阳光。一路上,我们相互鼓劲,汗水流淌,向着山顶奋力攀登。当我登上泰山之巅,极目远眺,看到云海翻腾、山峦连绵起伏,如同一幅气势恢宏的画卷,“会当凌绝顶”“荡胸生曾云”的意境突然有了具象的注脚。俯瞰苍茫大地,忽然懂得清明不仅是慎终追远,更是对蓬勃生命力的深情礼赞。

当又一个清明节来临,我独坐窗前,看柳枝在春风里轻摇,往昔清明的月色都化作记忆长河里的璀璨星辰。清明节,既教会我们从容向过去道别,亦提醒着珍惜当下的每寸光阴——恰似枝头新绿,在凋零与萌发间,永恒书写着生命的诗篇。

(文/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刘子琦  封图/马晓敏)

下一条:

春雨无声润万物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2021-2022 山东德州学院 鲁ICP备15026974号-1 POWERED BY Rosion.net